楼阳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!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
2017年6月,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,提出“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,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、水质好起来、风光美起来”的重要指示和要求。近年来,省委、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,先后出台有关规划,全面启动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,取得明显成效,初步实现了“水量丰起来、水质好起来”。2019年围绕“风光美起来”的目标,启动编制汾河全流域生态景观规划。
在听取规划编制情况汇报后,楼阳生指出,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,养育了山西人民,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,充分体现了对山西的重视和亲切关怀,为我省把汾河治理好、保护好、建设好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推进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,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三篇光辉文献”、关于汾河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,具有重大政治意义、生态意义、可持续发展意义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,强化行动自觉,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深刻内涵,通过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,让我们的母亲河健康起来、靓丽起来,永续造福三晋人民。要准确把握生态景观规划建设的功能定位,打造水利长廊、生态长廊、文旅长廊。要通过沿线城乡截污纳管、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措施,确保今年上半年汾河流域水质全部退出劣Ⅴ类,实现“水质好起来”;要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,有计划地继续实施关井压产、退矿保水,减少汾河水的过度使用、地下水的过度开采,实现“水量丰起来”;要通过退地还河、拆违还绿、改陡为缓,采取修缮性、完善性的功能措施,实施生态护岸改造、堤坡放缓绿化、水质净化湿地、水源涵养林等工程,统筹水利功能完善和河道防洪、种植结构优化和景观提升,使流域环境更自然、更协调,实现“风光美起来”。要实施河道治导线、水生态功能保护线、水生态功能限制开发线“三线管控”,确保生态景观规划与《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》的衔接,依法保护,严格执法,提高“三线”法律效力。既要坚持全省“一盘棋”,又要种好沿河各市县“责任田”,在全省统一规划、统筹协调的同时,压实沿线6市和各县责任,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,创新投融资方式,把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与土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结合起来,引入市场机制、市场主体,扎实有序推进、分步组织实施。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对接,争取支持。
打造黄河、长城、太行三大旅游板块,建设黄河、长城、太行三个“一号旅游公路”,是省委、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。楼阳生听取了三个一号旅游公路“0km”标志设置方案设计情况汇报,指出,五千年文明看山西,游山西就是读历史。黄河、长城、太行既是三大旅游板块,又是三大旅游品牌,更是三大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。省委、省政府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,是基于我省丰厚的历史文化文脉、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支撑。打造黄河、长城、太行三大旅游品牌,是强文明、强文化、强文旅的具体举措,对此应有足够的文化自信。
要把山西丰厚的文化资源富矿进行活化,坚持不懈地把文旅产业做深、做精、做名、做优、做强、做大,使之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,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旅游中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,达到文化化人的目的。建设三个“一号旅游公路”,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,要从现代旅游快进慢游深体验的特点出发,通过“专用性、安全性、智慧性和环境友好型”的三个“一号旅游公路”建设,把核心景区、公园城市、乡村旅游串起来,增强带动力、牵引力、辐射力,实现续文脉、串景区、带产业、富百姓的目标。设置“0km”标志,是三个“一号旅游公路”的画龙点睛之作,要在最有代表性的地方选址选位,把握基本功能定位,坚持现代设计与周边环境相融,体现道法自然,做到有内涵、有深度、有强烈冲击力。要加快项目建设,明确运营主体,培育新的旅游热点。
会议对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、今年旅游公路建设计划及“0km”标志设置方案给予肯定,对重点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,提出指导性意见,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,按程序审议报批,抓好组织实施。
推荐阅读